以下是关于卡钳式内径规的详细介绍:
结构与原理
结构组成:卡钳式内径规主要由两个可开合的钳脚和连接部分组成。部分的卡钳式内径规还会配备表盘或数显装置,用于直接读取测量数据。如德国 KROEPLIN 的指针内径卡规 H250,就采用了指针表来显示测量结果。
工作原理:通过将两个钳脚放入被测内径的孔或槽中,使钳脚与被测表面紧密接触,然后根据钳脚的张开程度来确定内径的大小。对于普通的卡钳式内径规,需要将其与钢直尺配合使用来读取尺寸;而带表盘或数显的内径规,则可以直接从表盘或显示屏上读出测量值。
特点
优点:结构简单,制造方便,价格相对较低,易于维护和使用,适用于各种场合,尤其是对要求不是极高的情况下,能够快速测量出内径尺寸。此外,它还具有一定的灵活性,可以测量不同形状和尺寸的内孔或凹槽。
缺点:普通卡钳式内径规不能直接读数,需要借助其他量具,操作相对繁琐,且测量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,如测量时钳脚的放置位置、读取尺寸的准确性等。即使是带表或数显的卡钳式内径规,其也相对有限,对于高测量需求可能无法满足。
测量范围与
测量范围:卡钳式内径规有多种规格,测量范围各不相同。常见的有 15-35mm、35-55mm、55-75mm 等,也有一些可以测量更大尺寸的内径,如 150-1500mm 等。
测量:普通卡钳式内径规配合钢直尺读数时,一般在 0.5mm 或 0.2mm 左右;带表卡规的通常可达到 0.01mm,数显卡规的也能达到 0.01mm 甚至更高,能满足大多数常规测量需求。
使用方法
测量前准备:检查卡钳式内径规的钳脚是否完好,有无变形、磨损等情况;对于带表或数显的内径规,还需要检查表盘指针是否灵活、数显装置是否正常工作。
测量操作:将卡钳式内径规的两个钳脚轻轻放入被测内孔中,确保钳脚的测量面与内孔壁垂直且紧密接触。对于普通卡钳式内径规,在孔内调整好钳脚位置后,将其取出放在钢直尺上,读取两钳脚之间的距离,即为内孔直径;对于带表或数显的内径规,则直接从表盘或显示屏上读取测量值。
测量注意事项:测量时要避免卡钳式内径规的钳脚与被测表面发生剧烈碰撞,以免损坏钳脚或影响测量;在读取尺寸时,要确保视线与钢直尺或表盘垂直,以减少读数误差;测量完成后,要及时清理卡钳式内径规,并妥善保管,避免其受到损坏或生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