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电脑烧写器,也被称为编程器、烧录器,是一种用于将数据或程序写入到可擦写可编程芯片中的设备7。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:
工作原理
通用型烧写原理:烧写器通过特定的接口与计算机连接,接收计算机发送的待烧写数据和指令。同时,它与目标芯片建立连接,按照目标芯片所支持的编程协议和时序,向芯片发送相应的电信号,以改变芯片内部存储单元的状态,从而将数据或程序烧写到芯片中。例如,对于闪存芯片,烧写器会根据闪存的电气特性,产生合适的电压和脉冲信号,将数据写入到闪存的存储单元中。
专用型烧写原理:针对一些特定类型的芯片,如单片机,烧写器利用单片机的特定编程接口(如 SPI、JTAG 等),与单片机进行通信。烧写器发送专门的指令序列,让单片机进入编程模式,然后将程序代码或数据写入到单片机的程序存储器或数据存储器中22。
功能特点
数据烧写:能将用户编写的程序代码、配置数据等烧写到各类可擦写可编程芯片中,如单片机、闪存芯片、EEPROM 等。
数据读取:可从已烧写的芯片中读出数据,用于验证烧写是否成功、备份数据或分析芯片内的现有程序等。
芯片擦除:具备擦除芯片内原有数据的功能,为重新烧写数据做准备。不同芯片的擦除方式有所不同,如闪存芯片可能支持扇区擦除或整片擦除。
校验功能:在烧写完成后,对已烧写的数据进行校验,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,通过将读出的数据与原始待烧写数据进行对比,检测是否存在烧写错误。
支持多种芯片:通常能支持多种不同类型、不同厂家的芯片,通过软件配置或硬件切换等方式适应不同芯片的编程需求。
接口类型
USB 接口:具有连接方便、传输速度快、即插即用等优点,是目前大多数微电脑烧写器常用的接口类型,可方便地与计算机连接进行数据传输和烧写操作。
串口(RS232)接口:通信协议简单,抗干扰能力较强,适用于一些对传输速度要求不高、需要远距离连接的场合,常用于早期的烧写器或与一些特定设备连接的烧写器。
并口接口:能同时传输多个数据位,传输速度相对较快,但接口体积较大,使用灵活性较差,曾在早期的烧写器中广泛应用,现在已逐渐被 USB 接口等取代。
JTAG 接口:主要用于调试和编程具有 JTAG 接口的芯片,如一些高端的单片机、FPGA 等,可实现对芯片的边界扫描、程序、调试等功能。
SPI 接口:常用于连接具有 SPI 接口的芯片,如闪存芯片、EEPROM 等,通信速度快,协议简单,可实现高速的数据传输和烧写操作。
应用场景
电子产品制造:在生产线上,将程序和数据烧写到各种芯片中,如手机、平板电脑、智能家电等产品中的单片机、闪存芯片等,确保产品的功能正常。
嵌入式系统开发:开发人员在进行嵌入式系统开发时,使用烧写器将编写好的程序烧写到目标芯片中,进行系统调试和测试。
芯片测试与验证:在芯片生产过程中,用于对芯片进行编程和测试,验证芯片的功能和性能是否符合要求。
维修与维护:在电子产品维修中,可用于重新烧写芯片中的程序或数据,修复因程序错误或数据丢失导致的故障。
科研教学:在学校、科研机构的实验教学和科研项目中,供学生和研究人员进行芯片编程实验和开发